调查显示,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这类疾病的病程多迁延,且有复发性高的特点,使很多患者的认知、社会和生活能力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能够使患者降低疾病的复发率,重建社会功能,提升精神康复效果,我院不断拓展精神康复训练项目,开展同伴支持服务之“希望家园”活动。
同伴支持是指曾经面对、遭遇和克服不幸及灾难的人们能够为面临同样境遇的人提供有用的支持、鼓励、希望,甚至成为良师益友;同伴间彼此组织在一起,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来引导、帮助他人,成员相互之间无等级,能够彼此聆听,讨论问题,能分享许多医务人员没有的病患知识及经验,为自己增加社会角色感,树立典范,获得支持,使更多的人能接纳这个群体,减少偏见,为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医院于2017年11月初成立了同伴支持服务推进小组,首先对小组的成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规范化培训,使工作人员了解并掌握服务的概念、意义及目的。然后将同伴支持服务推广到临床科室,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患者积极踊跃的报名,要求参加同伴支持的服务。最后大家根据开展服务需要的人员条件,经过评估,从这些积极参加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同伴辅导员并召集大家坐在一起,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培训。学习什么是同伴支持服务、为什么要做同伴支持以及服务的内容、效果及意义、掌握这项服务的工作原则,明确成为同伴辅导员的要求;遵守团体契约,不去触碰工作禁忌。通过这些培训,为同伴支持服务的实操环节做好铺垫。随后,所有参加同伴支持服务的成员共同创建了同伴支持之“希望家园”,制定出了以绿色为主调的园徽——“希望家园”、绿色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希望和生命,大树代表我们正在茁壮的成长,手拉手的小人正是我们家园的同伴,大家团结在一起,凝聚着新的希望,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制定出口号:努力就有希望,有爱就是家园!确定了园歌:“爱在天地间”。有了这个希望家园,同伴们感觉到自己不再孤单,彼此温暖着对方,充满了爱与希望!
随着理论培训的结束,大家进入了实操训练的环节。通过舞动治疗等方式进入了热身状态。热身活动的方式为后续的主题活动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很快大家就进入了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的最后是分享的环节,大家都敞开心扉,主动的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正如同伴小郭说的那样:“我不喜欢生病后自己的状态,它使我变得很糟糕,也很脆弱,但是当我自己认识到这样是不对的时候,我发现其实人生还是很精彩的,我通过打球,积极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努力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成为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当然,正因为这样,我希望我能够去帮助更多和我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们,因为他们也和当初的那个我一样,正是脆弱的,糟糕的那个状态,我希望我能够为了大家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活动的最后,同伴支持服务推进小组组长雷志洁给大家做了总结,她说道:“采用同伴支持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来说,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对同伴而言,“服务提供者”的社会角色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其感到成就感和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同伴服务提升了康复期患者对工作内涵的了解,使其在踏入社会工作前能够有一个过渡。有益于患者的持续康复。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同伴支持服务的开展能够起到医患之间的桥梁作用,增进医患之间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同伴支持的服务加强了公众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认识,从而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惧,淡化歧视,使更多的人能够接纳这个群体,也降低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反过来,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接纳也可以对他们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更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在后续的环节,我们将根据大家对同伴支持服务的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及对今后同伴支持服务的推进有什么打算等方面展开对大家的综合考量,举办第一期同伴支持服务的招募会活动,希望大家都能够踊跃报名,积极参加。
最后,非常感谢参加培训的所有同伴们,有了你们的支持、参与、勇气和爱,相信我们能在同伴支持康复活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进而为精神康复事业开创一个新的篇章!”(钱 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