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最难的是坚持,最苦的是等待,最美的是奉献。精神科护理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护士置身于特殊的职业环境,封闭式病房,封闭式管理,无家属看护,患者的一切生活护理都由护士完成,可以说护士就是精神科的主体力量。
精神科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是病情复杂多变、行为异常、病态思维的精神障碍患者。他们发病时,经常伴有幻听、幻视、妄想等症状,在症状支配下可能有突发性的冲动、自伤等行为。有时甚至拒绝治疗、拒绝吃药、生活懒散、不主动料理个人卫生,言语怪异不合逻辑……
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保持住院环境的整洁、安全、有序,疏导患者的心理,传达健康教育知识,促进患者康复……这一系列繁琐而又复杂多变的工作都是有护士来完成的。假如精神科没有护士,难以想象会变成什么样?
清晨七点三十分,当人们刚刚从睡梦中苏醒时,我们的护士已经精神饱满地走入病房,穿梭于各个病室,开始一天的护理工作。对于懒散被动的患者,有专门的护士负责帮他们擦脸,漱口,以保证每个患者都做到卫生、清洁。假如精神科没有护士,精神病患者就如同街头的流浪汉,衣衫褴褛,肮脏难看,没有人督促洗漱,也没有人照料生活。精神疾病的康复从外表的整洁开始,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外表才能促发美好愉悦的心情。
到了吃饭的时间,护士会把饭盛好,一碗一碗地端到桌子上。对于饮食差的患者,护士会一口一口地喂到他们的嘴里。在患者进食的过程中,护士们要在旁边巡视、观察每个患者的进食情况,防止噎食等意外发生。假如精神科没有护士,精神病患者不但保证不了饮食,还可能在这上面出意外。有些患者经常因为多疑敏感拒绝进食,而有的患者则不知饥饱,暴饮暴食。再加上抗精神神病药物容易导致锥体外系反应,引起患者吞咽困难,发生噎食。一个小小的吃饭就会给患者带来这么多的隐患,护士的耐心服务与细心监管不仅是简单的生活护理,更多的是在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护士除了带领患者做检查和各项护理治疗之外,有时还会陪伴那些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活动,打球、做游戏、晒太阳、散步、聊天、唱歌……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住院生活,也可以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促进更好的康复,更早的回归社会。假如精神科没有护士,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生活将会是一潭死水,如同固若金汤的监狱,没有生机与希望,人性与关怀,只剩下封闭式的“囚禁”,这样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康复,甚至会加重他们的病情。
当夜幕降临,护士要组织患者上床休息。之后的漫漫长夜,当人们都进入梦乡之时,夜班的护士却不能合眼,要做到每十五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到各病室观察患者的睡眠状况,帮助患者盖好被子。对于夜不眠的患者,要通过询问、聊天等方式劝说他们入睡或遵医嘱采取有关措施。假如精神科没有护士,精神病患者的夜眠环境将会混乱不堪,患者安全也将受到威胁。有许多患者为了让自己早日出院,向医生撒谎说自己的睡眠很好。有的患者精神症状没有消除,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伤人或自伤。还有的患者情绪高涨,夜眠极差,大喊大叫,行为紊乱,严重影响他人休息。这些患者的异常行为都需要夜班护士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
护士不但负责患者的生活和治疗,还要保证患者和整个病区的安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的报告医生,采取相关措施。例如:冲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及时干预;闹矛盾的患者及时分开管理;自伤自杀的患者及时发现制止并心理干预;病情明显变化的患者及时重视……
精神科没有护士,就像河流失去了大坝,只见波涛汹涌,一片狼藉; 精神科没有护士,就像蜡烛失去了火源,只有存在之虚,没有运作之实;精神科没有护士,就像军队失去了指挥官,再有高端精良的装备,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护士对于精神科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更是精神病患者的守护神,没有他们,精神科将陷入瘫痪,没有他们,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将陷入囹圄。精神科护士是直接接触这类患11者的人群,他们承担的不仅是救死扶伤的义务,还有监管精神病患者的风险。在倡导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优质服务,人性化护理的同时,也应该增强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一种被关心、被爱护、被尊重的幸福。(王春霞 供稿)